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金融与财经> 蓝帆医疗商誉减值测试尚不明

占比超净资产七成 蓝帆医疗商誉减值测试尚不明确

时间:2021/01/21 编辑:景哥观世界 关键字: 蓝帆医疗 商誉减值

财联社(济南,记者 方彦博)讯,自蓝帆医疗(002382.SZ)上月公布预计子公司CBCHII在2020年无法完成原定业绩承诺后,其股价在两天内下跌近6%,对蓝帆医疗占净资产的比重高达70%的商誉,市场争议和讨论不断。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与世界上主流医疗器械集团相比,蓝帆的商誉占比不算高。今年上半年公司发行了31亿可转债,有很高的转股预期,另一方面,市场普遍看好公司未来2-3年的收益,高净利润将进一步增加净资产。预计未来2年内,公司的商誉占比将降低。”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对商誉的评价,其实不能只看标的资产本身的盈利情况。”收购子公司CBCHII、NVT AG虽然给蓝帆带来较高商誉,但同时也让公司由单一的传统防护业务扩展到“防护+心脑血管业务”双板块并行的产业格局,公司的品牌价值、市值因此得到很大提升。

目前,蓝帆医疗商誉减值的具体情况尚不明确,公司方面拒绝了财联社的采访,表示不方便回复,一切以公告为准。

进军高值耗材而背负巨额商誉

蓝帆医疗以一次性防护手套业务起家,经过多年深耕,蓝帆手套业务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约22%,成为低值医用耗材龙头企业之一。然而一次性防护手套业务的附加值不高,毛利率在20%左右。为实现公司中低值耗材+高值耗材双轮驱动的战略规划,蓝帆医疗开始寻找进军高值耗材的路径。

在医用耗材中,心脏器械产品的毛利率是非常可观的,近几年一直稳定在75%以上。2018年初,停盘近半年的蓝帆医疗宣布了A股史上最大的医疗器械并购案,斥资58.95亿元收购了世界销量第4的心脏支架研发生产企业柏盛国际集团93.37%的股份,蓝帆医疗心脑血管事业板块就此成立。复盘后的蓝帆医疗连封5个涨停板,也反映了当时资本市场对这次收购的热捧。

但此次收购也让蓝帆医疗的资产负债表上背负了超过60亿元的巨额商誉。

去年6月,蓝帆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出资13.9亿元收购从事介入主动脉瓣膜的瑞士初创企业NVT AG100%股权事项已顺利交割。随着NVT的加入,蓝帆医疗心脑血管事业版图正式迈入到前景广阔的微创介入结构性心脏病疗法领域。这一次收购又使得蓝帆医疗商誉增加了约10亿元。

此外,蓝帆医疗在传统防护业务板块上也进行了扩展,去年公司收购了武汉必凯尔100%股权。据介绍,必凯尔的核心产品是车载急救包,是亚洲最大的急救包生产公司,也是特斯拉在全球所有车型的急救包的独家供应商,此外与欧洲车企也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

疫情叠加集采,心脑血管业务遇阻

疫情爆发以来,蓝帆医疗传统防护业务增长明显,受此影响,公司前3季度实现收入46.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分别增加79.14%和403.16%

但公司业绩整体增长却难掩心脑血管事业部的低迷。

根据公告,2020年,CBCHII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在2.16-3.24亿元之间,同比下降约30%-53%,相比5.4亿元的业绩承诺,大致完成了40-60%,下降幅度与市场预期大致相符。

NVT方面,因该公司尚处于初创期,产品尚未完全打开市场。公司在17-18和18-19财年的营业收入仅为425万欧元、322.3万欧元,当期分别亏损609.9万欧元、681.6万欧元。根据公司2020年半年报,NVT依旧处于亏损中。

其实,2020年之前,CBCHII的业绩始终不错。资料显示,2018、2019年,CBCHII分别实现净利润3.9亿元、4.62亿元,均超出当年度承诺的净利润数。

2020年,受疫情影响,CBCH II整体营业收入减少,利润下降。公司方面表示,由于择期手术的性质,心脏支架介入治疗的PCI手术量在全球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CBCH II下属公司的主要产品心脏支架的销售量、植入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尤其是欧洲、东南亚等多国疫情自今年3月份开始爆发,到目前为止出现多次反复,对标的公司国外业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据业内人士估计,受疫情影响,国内心脏支架手术量的预期下降30%以上,国外尤其是欧洲、东南亚等国,整体预期下降50%以上。

与此同时,随着集中采购的中标情况公布,中标产品中,蓝帆医疗旗下吉威医疗原来的市场价格为1.3万元冠脉支架EXCROSSAL产品,中标价格是每支469元,降价超过了96%。

山东某投行人士表示,长远来看,心脏器械市场的增长还是可期的,集采落地后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企业也可以降低费用成本的同时保持销售量的持续增长。

金额高达76亿!蓝帆医疗的商誉会在2020年引爆吗?

作者| 熊大

数据支持| 勾股大数据

来源 | 格隆汇探雷区

数知科技在年底炸出了个商誉大雷,因收购的四家子公司经营业绩下滑,公司预计因此将计提约56亿至61亿的商誉减值。

数知科技2019年全年营收57.21亿,总市值50亿左右,这样一把梭哈的操作算是A股年底的暴雷之王了,不过,这种“大洗澡”的上市公司每年年底都有。

年底了忽然来个商誉减值这种幺蛾子,我们不得不防。探雷哥拉了一下截至2020年9月底A股上市公司商誉占总资产情况,占比超过40%的有32家公司。

金额高达76亿!蓝帆医疗的商誉会在2020年引爆吗?

 

探雷哥认为,商誉占总资产比超过30%就属于偏高的情况,选择这种股票需要特别提防年报可能出现大手笔计提商誉减值的风险,当然,占比在30%以下也并不是风险不大,都需要结合并购资产具体情况分析。

上述名单中的公司,主要都是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并购推高了商誉,其中蓝帆医疗这家公司因为今年疫情的原因,被更多的投资者熟知,探雷哥接下来就来谈谈这家公司。

一、商誉减值风险:CBCH II无法完成2020年业绩承诺

2020年12月25日晚间,蓝帆医疗公告,其2018年收购的子公司CB Cardio Holdings II Limited (以下简称“CBCH II”)预计在2020年将无法完成原定业绩承诺。

2018年,蓝帆医疗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CBCH II和CB Cardio Holdings V Limited(以下简称“CBCH V”),蓝帆医疗直接持有CBCH II 62.61%股权,通过CBCH V 间接持有CBCH II 30.76%股权,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CBCH II 93.37%股权,这两家公司2018年6月1日并表时商誉超过了60亿。

CBCH II和CBCH V是柏盛国际的持股主体。柏盛国际总部位于新加波,是全球知名的心脏支架制造商,主要从事心脏支架及介入性心脏手术相关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冠脉支架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蓝帆医疗原来主要从事手套业务,是全球PVC手套龙头,通过收购柏盛国际,公司快速进入了心脏支架领域。

根据2017年12月22日的协议约定,蓝帆投资、北京中信及其他交易对方承诺CBCH II在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3.80亿元、4.50亿元及5.40亿元。

从业绩承诺完成情况看,CBCH II在2018年及2019年分别实现净利润3.90亿元及4.62亿元,都“精准”完成了业绩承诺。

蓝帆医疗在最新的公告表示,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CBCH II国外业务受到严重影响,整体营收减少,利润下降,其所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相比原业绩承诺预计在40-60%区间,也就是说,相较所承诺的2020年5.40亿的净利润,按预计的2020年CBCH II的业绩上限,2020年的业绩承诺完成率最多也只能达到60%了。

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蓝帆医疗商誉的账面价值为74.26亿元,占总资产的41.27%,占净资产的73.99%,这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商誉来自于对柏盛国际的并购。

金额高达76亿!蓝帆医疗的商誉会在2020年引爆吗?

 

实际上,预计CBCH II在今年无法完成业绩承诺在上半年都可以说是“明牌”了。根据2020年中报,2020年上半年,蓝帆医疗实现营业收入22.84亿元,同比增长35.45%,实现归母净利润6.21亿元,同比增长164.85%,这主要是新冠疫情爆发导致公司医疗及防护手套产品出现爆发增长,产品毛利率也提高不少,但同样也是因为新冠疫情,上半年蓝帆医疗心脏介入器械产品的收入同比下降了39.12%。

金额高达76亿!蓝帆医疗的商誉会在2020年引爆吗?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集采的影响。2020年11月5日,冠状动脉支架作为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第一单,在天津开标。集采中药企的厮杀惨烈,经过11家企业26款产品无分组竞价,最终拟中标的10款支架产品均价仅676元,同企业同款产品平均降价幅度达93%。

蓝帆医疗首当其冲,在中标产品中,其旗下吉威医疗的EXCROSSAL产品中标价格是最低的,每支469元,降价超过了96%。

另外,11月2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出红头文件《关于开展高值医用耗材第二批集中采购数据快速采集与价格监测的通知》,所涉品类主要集中在骨科和心血管类耗材,包括了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除颤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种高值耗材。

所以,在疫情下,上半年心脏介入器械产品收入大幅下降,下半年的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则是雪上加霜,CBCH II无法完成2020年的业绩,我们看蓝帆医疗上半年的业绩基本能猜到。至于蓝帆医疗2020年商誉减值会不会发生,会减值多少,最终还是要看商誉减值测试报告,但业绩下滑是个危险的信号,目前巨额商誉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二、疫情下手套产品落后于竞争对手

蓝帆医疗和英科医疗都是A股做手套的两家山东公司,而且特别巧的是,两家公司都在临淄区齐鲁化学工业园。但是,两家公司上半年的手套业务正如它们的股价表现一样,差距不小。

英科医疗2020年上半年医疗防护类产品的收入为42.86亿元,同比增长413.94%,蓝帆医疗2020年上半年健康防护手套产品的收入为15.79亿元,同比增长97.47%,收入规模和增速都大幅落后于英科医疗。

从毛利率对比情况看,2020年上半年英科医疗医疗防护类产品的毛利率为62.41%,而蓝帆医疗只有48.55%,产品盈利能力的差距也很明显。

按照蓝帆医疗的披露,公司的医疗及防护手套产品以PVC手套为主,丁腈手套占比较少,而新冠疫情需求量和价格涨幅更大的是丁腈手套,另一方面是蓝帆医疗基于诚信合作理念和长期战略发展考虑,志在与国际主流客户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因此,在疫情逐步漫延之际遵守与客户已确定的订单价格,并给予客户接受价格上涨的缓冲期,因而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的订单价格尚未完全与市场实时价格接轨。

但是,在疫情需求量大放量的情况下都不能比对手更好的把握增长逻辑,后续如果疫情供不应求的供需关系变化,在加上蓝帆医疗心脏介入器械产品的业绩下滑已是事实,蓝帆医疗业绩的持续增长会面临不小的风险。

结束语

蓝帆医疗财报上,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关联交易比较大。蓝帆医疗的关联方蓝帆化工及下属公司、朗晖石化分别为亚洲最大的增塑剂生产企业、行业排前列的糊树脂生产企业,蓝帆医疗还使用关联方宏达热电供应的蒸汽能源。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公司发生的关联交易总额(含与武汉必凯尔及下属子公司、与北京中信控制的SD、CCP集团下属公司)分别是3.22亿、3.41亿和2.12亿。

关联交易是个是否公允的会计问题,商誉减值不仅是个会计问题,还是个判断问题。76亿的商誉会否计提,计提多少,最终还是要看蓝帆医疗管理层给出答卷。

暴走的蓝手套: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

因为齐鲁石化的原因,山东淄博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化工城市。作为全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企业之一,齐鲁石化为首的化工产业群,除了生产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外,还生产PVC、丁腈等各种化工原料。依托于这些原材料,培育出了很多化工企业,甚至还有生产PVC手套和丁腈手套的上市公司"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

 

据统计,2019年,蓝帆医疗手套产能高达600亿,英科医疗手套产能也接近200亿(还有280亿+产能的生产线刚投产),二者每年生产800亿副手套,够全球每个人每月换一副。

 

表哥打开百度地图,查了查这两家上市公司的距离:1分钟车程,距离500米。

暴走的蓝手套: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

 

这也太巧了吧!

 

随着产能接近极限,蓝帆医疗利用手头充裕的现金,选择了投资心脏支架,开启了双擎发展之路。

 

而英科医疗也找了备胎:轮椅。公司的轮椅业务已经销售额突破20亿,正在高速前进。

 

一、正常年份的业绩和不正常年份的业绩

暴走的蓝手套: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

 

数据来源:Wind,制图:诗与星空

 

1、年报情况

 

近年来,公司的毛利率比较稳定,在25%左右,净利率在9%左右。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0.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8亿,较上年同期下降0.57%。

暴走的蓝手套: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

 

公司营收增幅尚可,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三费增幅较大导致,公司在海外加大了销售推广力度,所以销售费用增幅较大。

 

从近年来的年报看,公司的发展和蓝帆医疗有点类似,进入了发展瓶颈期。但公司的底子还是在的,产品销售情况良好,虽然看起来净利润下滑,但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超过3.3亿,创史上新高。

 

2、季报情况

 

一般来说,经营遇到瓶颈的时候,上市公司大多有三种手段:一是尝试多元化发展,利用手头的现金或者各种手段融资并购,开拓新业务;二是把业务做遍全国,做出国门;三是专心经营,多赚的钱买理财。

 

英科医疗选择了第二种,大踏步开展出口业务,公司95%的销售额来自海外。

 

当疫情来临的时候,一次性手套的需求爆发式增长。

 

公司一季报显示,仅仅三个月几乎实现了2019年全年的净利润,达到了12.91亿。由于供不应求,公司的预收款较2019年底增加了5倍。

 

二、赌徒式发展

 

2020年的疫情,英科医疗一飞冲天,短短半年,公司股价几乎涨了十倍。支撑高股价的背后,是公司的业绩预期。

 

但说起业绩,又不得不提到500米斜对过的蓝帆医疗,产品差不多,规模比英科医疗大,怎么就涨不了这么好?

 

剔除掉投机的因素影响,和英科医疗2018年和2019年"赌徒式"扩产息息相关。

 

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2019年在建工程余额较上年同期翻番还多,从9100万激增到1.96亿,固定资产也增加了近2个亿,从7.2亿增加到9.2亿。

 

年报显示,新增的在建工程是数百亿套产能的手套生产线。安徽英科年产280亿只( 2800万箱)高端医用手套项目一期16条PVC手套生产线建成投产。

 

从利润表我们发现,公司的成长性已经接近极限,但公司决策层并不就此罢休,押宝未来。

 

这种赌徒式的投资,在2020年收到了丰厚的回报,市场需求爆发,公司产能充裕,实现了大踏步跨越。

 

蓝帆医疗一季报显示,受产能限制,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几乎和英科医疗持平。

 

2020年一季度,英科医疗又追加了1个亿的投资,继续扩产生产线。

暴走的蓝手套: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

 

表哥心有余悸的是,2020年公司赌对了,但这次疫情也太特殊了,如果赌错了呢?

 

三、从特定领域走向千家万户

 

第一次在分众传媒的电梯屏上看到英科医疗的广告时,表哥还楞了一下,手套老大不是蓝帆吗?

 

和蓝帆医疗相比,英科医疗对新媒体的拥抱非常密切,作为一家非常传统的制造业厂商,竟然有专业的内容营销团队,在2020年初与分众传媒、新潮传媒、抖音等合作进行品牌推广。

 

向内容营销投入资源,意味着公司产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To B转型为To C,千家万户都购买一次性手套并形成习惯了,那么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得到了保障。

 

或许,这才是公司之前赌徒式发展的原因。

 

公司一次性手套、口罩等产品在天猫、淘宝、京东等平台的销售在同行业中居于前列,同时与网易严选、拼多多、小米有品等电商开展合作,以一次性手套为先导,逐步加入冷热敷等家用和小型诊疗机构用理疗产品,形成多种产品互补的良好局面。

 

也就是说,公司现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出口海外,满足全球对一次性手套的庞大需求;另一条腿是培育国内消费者习惯,借疫情让中国消费者习惯使用一次性手套。

 

这个发展方向是对的,毕竟,伟大的企业都是To C的。

 

四、竞争对手

 

不过,考虑到500米斜对过的竞争对手,英科医疗的所有营销手段,对方都可以学习消化吸收。

 

对于蓝帆医疗来说,英科医疗同质化较重,这些营销手段既没有很深的护城河,也没有太大的投入成本,甚至可以搞碰瓷式营销。

 

虽然疫情期间蓝帆医疗被闪了一下腰,但业绩也非常可观。在全球疫情不断反复的同时,公司也迅速投入资金进行扩产。

暴走的蓝手套: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

 

很快,手套一条街的另一个巨头,就气势汹汹的赶来了。

推荐新闻

自贡鸣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自贡市沿滩区卫坪镇板仓工业园锦里路79号  蜀ICP备18022916号-2-2